当前位置>首页>医药卫生>南阳市宛城区:中医药闪耀“一带一路”
南阳市宛城区:中医药闪耀“一带一路”
时间:2025-11-22 13:18:12


商都网医药卫生专栏:(李磊 陈伟)宛城区依托“医圣故里”文化优势,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出口,从针灸、拔罐到刮痧、推拿,从膏丹散丸到汤液药酒,让中医药从“文化符号”转化为“健康刚需”,闪耀“一带一路”。

11月20日,在南阳福远堂中医院的诊室里,吴氏中医针法第五代传承人吴汉卿正忙着给患者看诊,一根银针手起针落间,患者的疼痛悄然缓解。这种针法治疗筋骨伤病、慢性疼痛病等具有确切疗效,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入“一带一路”中医国际合作项目。吴汉卿表示,“吴氏中医作为‘一带一路’项目,应邀参加了近80个国家的教学推广,又要去进行专家讲座和临床义诊,为国外的同胞、国外的朋友,解除了病痛,受到了国内外广大专家以及患者的广泛赞誉。”
自2016年以来,吴汉卿累计培训俄罗斯、土耳其等海外学员5000余人,建成海外临床合作基地3个,年服务当地患者超5000人次,成为“一带一路”上叫得响的中医微创名片。来自俄罗斯的医生布卢姆·鲁米扬娜已是第15次来宛城学习中医技法,成了中医在异国他乡的“代言人”。布卢姆·鲁米扬娜告诉记者:“我在俄罗斯有自己的诊疗中心,并且已经经营很多年了,主要是从事中医方向的工作,积极进行教学培训,大力宣传推广中医针灸、火罐、膏药和其他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。”
宛城区以标准化中药材生产基地为依托,发展万余亩以艾草、柴胡、丹参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,打造“定制药园”宛城品牌。眼下,集艾草种植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南阳市佰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000亩艾草基地已进入第三茬收割期,一片葱绿,生机盎然。公司总经理李政轩介绍,基地严格遵循GAP中药材种植规范,实施轮作休耕、 人工除草、生物防治等生态种植措施,从源头上保障原料的品质。李政轩在接受采访时说道:“公司这几年已经形成了各类艾制品年销10万箱,加工艾草原料3,000余吨的产业规模,咱的产品覆盖了30多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远销越南、老挝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并且好多客户都是咱五六年的老客户了。”
宛城区借助南阳建设全国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的东风,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,着力打造“宛城艾”“仲景方”等国际名片,持续扩大艾草制品、中药饮片、中医技法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。目前,已拥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10家,年产值突破8亿元。宛城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产业发展科负责人李磊表示:“宛城区充分发挥好区位优势,持续扩大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及中医药的产品、人才、技术还有文化等输出。近三年来,全区中医药产业和服务出口额已达2亿元,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“一带一路”健康使者。”



责任编辑:豫健康1